广告

EVM 性能之战:“千兆Gas” 之战正在加剧,谁将胜出?

日期:2025-03-26 23:10:47 栏目:区块链 阅读:

区块链竞争已进入新阶段。早期 L1 & L2 之争围绕去中心化、可组合性和安全性 展开,如今,战场已转向纯粹的性能竞争

多个 EVM 兼容链(如 Sonic、MegaETH、Fuel、Monad 和 Sei)正在突破曾被认为不可能达到的可扩展性极限。那么,仅凭性能优势就能决胜市场吗? 本分析将探讨各链的战略差异。

Sonic:将收入与开发者影响力绑定

SonicLabs(前身为 Fantom)进行了战略转型,强调开发者激励,而非单纯的吞吐量。其创新机制 Fee Monetization(FeeM) 允许开发者获得 高达 90% 的交易费用,其余 10% 归验证者所有。

这一模式正在改变 Sonic 生态。例如,@ShadowOnSonic 迅速成为 Sonic 生态内周收入排名前四的 DEX,远超预期。此外,Sonic 通过激励计划吸引用户,部分代币空投给 DeFi 应用用户及持有白名单资产的用户。这种多层次策略目前已取得成功,TVL(总锁定价值)已攀升至历史新高 9.62 亿美元

竞争优势:

  • 经济激励直接绑定开发者,增强忠诚度。

  • 高收益驱动的应用生态,有助于用户长期留存。

  • 早期采用数据表明该策略已初步奏效。

挑战:

  • 当前去中心化程度仍然有限(约 35-40 个验证者)。

  • Fantom 早期品牌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需要持续积累市场信任。

MegaETH:极致速度与卓越用户体验的结合

MegaETH测试网的数据是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区块时间仅 0.1 毫秒。作为 L2,MegaETH 通过去除共识层来实现这一性能提升。

但 MegaETH 的策略不仅仅是追求极限速度。它还率先支持 EIP-7702,带来交易批处理和 Gas 抽象 等 UX 改进。

自 2020 年以来,以太坊用户在代币授权上已损失超 3 亿美元,而 MegaETH 通过改进交易流程,显著降低用户交互的摩擦成本。

此外,MegaETH 通过 公平的代币分配 与社区紧密对齐,这与传统 VC 主导的融资模式 形成鲜明对比。2024 年 6 月,MegaETH 从 VC 筹集 2000 万美元。此后,在 @echodotxyz 上以 2 亿美元估值 在 3 分钟内筹集 1000 万美元。随后通过 NFT 发行筹集 10,000 ETH(当时价值 2700 万美元),估值达 6 亿美元

竞争优势:

  • 技术领先,测试网数据表现突出。

  • 率先采用 EIP-7702,提升用户体验。

  • 社区驱动的公平代币分配,增强用户忠诚度。

挑战:

  • 依赖 EigenDA(数据可用性层)。

  • 性能数据需经真实环境验证。

Monad:生态系统第一

Monad尚未上线主网,但已建立强大的生态合作网络,计划以完整基础设施 进入市场。

Monad 通过优先完善生态,确保上线后立即具备流动性、用户增长和开发者支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区块链市场中具有显著优势。

合作包括:

• Phantom Wallet 将从首日开始支持 Monad。

• 顶级 DeFi 协议:Uniswap、Balancer、Ambient Finance。

• 跨链基础设施:LayerZero、Wormhole、Orbiter。

竞争优势:

  • 完整生态系统确保快速用户增长。

  • 高质量基础设施和流动性支持。

挑战:

  • 早期势头需快速转化为持续的用户和开发者吸引力。

Sei:开发者优先战略

SeiNetwork 主要押注于开发者生态,通过深度优化共识和存储层,在内部实现了高度可扩展性。此外,Sei 还为早期开发者和项目提供资金和激励。然而,生态增长尚未匹配其技术实力,目前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和用户基础。Sei 需要将技术潜力转化为实际的生态成功,这是其短期内面临的主要挑战。

竞争优势:

  • 技术基础扎实,扩展性经过验证。

  • 专注开发者激励,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挑战:

  • 实际应用较少,初期用户增长缓慢。

  • 缺乏旗舰级应用,生态叙事尚未建立。

Fuel:突破以太坊的限制

Fuel_network 即将推出的 Alt-DA L2(替代数据可用性二层)项目 “Redacted”摆脱了以太坊受限的数据可用性(DA)层,旨在实现 15 万 TPS 的高吞吐量。这标志着 Fuel 从以太坊对齐策略转向了更激进的可扩展性方案

结论:超越吞吐量,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目前,市场对这些新链的代币估值仍未明朗,但 L1 和 L2 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随着各链在流动性、应用、开发者和用户方面展开竞争,估值可能会趋于下降。

超大规模 Gas 处理能力成为行业标准,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不仅仅依赖吞吐量,还能提供更快速度、更优激励、更好用户体验、更成熟生态和更强安全性 的公链。

“千兆Gas” 之战正在加剧,但最终的胜负将由远超吞吐量的综合因素决定。

我来作答

关于作者

259

提问

12万+

阅读量

0

回答

363250

余额

3百+

被赞

2百+

被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