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观点:中美货币战争可能是比特币BTC的生死存亡时刻

日期:2024-10-04 15:32:14 栏目:区块链 阅读:

中美货币战争与比特币的生死存亡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策略不仅影响着各自国家的经济走势,更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数字货币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比特币(BTC)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数字货币,其命运与中美货币战争的关系愈加密切。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美货币战争如何可能成为比特币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中美货币政策的博弈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两国在经济政策上的摩擦愈演愈烈。近期,随着美国加息步伐的加快和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双方的货币战争愈发明显。美国试图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而中国则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其价值和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随着美国加息的步伐加快,美元的强势回归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直接影响。比特币的价格常常与美元汇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历史数据,过去几次比特币价格的大幅波动与美元的强弱密切相关。例如,在2017年比特币价格飙升至近2万美元的巅峰时,正值美元贬值的时期。而在2021年,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6万美元时,美元也处于相对疲软的状态。由此可见,当美元重新强势时,比特币面临的下行压力显而易见。

其次,中国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也对比特币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21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的监管措施不断升级,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和挖矿活动。这一政策不仅导致大量矿工撤离中国,也使得比特币的交易量大幅下降。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曾占全球比特币挖矿算力的65%以上,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不足10%。这不仅削弱了比特币的市场活跃度,也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大幅降低。

再者,中美货币战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金融科技的竞争。美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数字美元的研究上。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正在积极探索数字美元的可行性,这可能会对比特币构成直接竞争。数字美元的推出将为美国提供更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回归传统金融体系,从而对比特币的需求造成冲击。

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比特币是否能够逆流而上,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比特币的支持者认为,其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能够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提供一种避险资产的选择。尤其是在通货膨胀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数字黄金”。例如,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许多投资者转向比特币,以对抗法币贬值的风险。数据显示,2020年比特币的价格上涨了近300%,这无疑证明了其作为避险资产的潜力。

然而,反对者则指出,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性极大,其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当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时,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遭遇更大的压力。2021年,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6万美元,但随即又在几个月内暴跌至3万美元,显示出其市场的高度不稳定性。这种波动性不仅使得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风险,也使得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的功能受到了质疑。

在未来,随着中美货币战争的持续演变,比特币的命运将更加扑朔迷离。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与此同时,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建设也亟需加强,包括技术的改进、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合规性的提升等。只有这样,比特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比特币本身,更涉及到整个数字经济的未来。未来的数字货币可能不仅仅是单一的资产,其背后可能蕴藏着更为复杂的金融体系。比特币作为一种先驱,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可能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投资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才能在中美货币战争的背景下,找到比特币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无论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还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比特币都需不断适应新的挑战,以便在未来的金融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中美货币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深远而复杂。虽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比特币依然有机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舞台,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资产,才能在这个舞台上获得成功。对于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仅是关注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更是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市场趋势,以便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中把握住机会。


全球经济面临11年来最大的危机。从理论上讲,这应该是比特币闪耀的时刻,有机会证明自己是一种不受政治风险影响的不相关资产。最终,结果可能会结束。但是前面还有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
对于比特币和nocoiners来说都是如此,在我们进行比特币上涨或下跌之前,让我们深入了解为什么全球金融的现状如此令人不安。

背景

这一切都始于上周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人民币7.0元以下。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财政部表示将中国列为 “汇率操纵国”,这一举动理论上将给特朗普政府提供法律保护,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制裁。
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感到不安,这是针对汇率贬值的针锋相对的反馈循环,助长了贸易和增长的破坏性下行螺旋。

现在,这种恐惧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帮助缓解了投资者的担忧。在购买更多人民币以稳定其价值时,它暗示目前不打算用汇率作为贸易武器。

此外,美国的声明毫无意义。

根据财政部自己的定义,操纵需要对市场进行持续的,片面的干预以削弱本国货币。但人民币的下跌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短暂地削减了之前支持 它的干预措施 。

如果有的话,中国在过去五年中一直与市场操纵相反,支持人民币升值,希望降低市场操纵率,这一切都是为了重新调整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使其远离对外国出口的依赖。

在此基础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贸易组织绝不会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案例,即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如果单方面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进行报复,美国就容易受到非常有害的国际制裁。

连锁反应

问题在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并没有让人们相信政客们会理性行事。在西方主要国家纷纷退出上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规范的时代,事实和多边机构的观点不再那么重要。因此,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市场因汇率战风险而出现更极端的动荡,也不要感到惊讶。

任何升级都将导致全球局势螺旋式上升。人民币走弱意味着,所有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他们也会感到有必要压低本币汇率,这意味着他们的贸易伙伴反过来也会感到有压力。

任何名义上拥有自由浮动货币的国家都不会通过干预或直接贬值来实现这一点;相反,他们将使用降息,这将降低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从而产生类似的效果。各国央行甚至不需要证明这种货币削减是合理的;他们只会指出,一场全球贸易战正在破坏国内经济前景。

新西兰、印度和泰国已经宣布降息,以应对人民币贬值。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也在表达投资者最大的担忧: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目前几乎低于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不祥地接近“反向收益率曲线”。传统上,反向收益率曲线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衰退和美联储(fed)货币政策的大幅走软。

这种低利率环境正在侵蚀银行成本。这就是瑞士联合银行(UBS)现在向大储户收取存款手续费的原因——负利率政策激怒了储户。

这里最可怕的景象不是大额储户的反抗,也不是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市场剧烈动荡的重演,也不是2008年至2009年更为极端的亏损。

问题在于,如果美国有意挑起汇率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将更像上世纪30年代。

那时,金本位制的终结和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law)的出台,共同刺激了全球货币贬值周期,从而延长并扩大了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随之而来的国际紧张局势助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当然,现在不是上世纪30年代。我们有一个更加全球化的经济,我们有互联网。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经常认为,这种更大的互联性将迫使人们、企业和政界人士抵制冲突,无论是经济冲突还是其他方面的冲突。

但我们现在也知道,互联互通(至少以目前的“Web 2.0”)格式对一个过去支持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政策的政治体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谷歌和Facebook集中的数据挖掘算法,造就了一批对多巴胺上瘾的KOL。这些KOL,连同虚假信息机器人和“假新闻”,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购买比特币”的观点

上世纪30年代,人们曾担心货币贬值、种族冲突或战争会破坏他们的福祉,如今他们往往将黄金作为避风港。黄金代表着一种古老的、被广泛认可的价值储藏手段,其财产,包括其供应,都不受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所影响。

但现在,一个寻求对冲此类威胁的人有了一个数字替代品,一个更适合互联网时代的替代品,一个对抗银行和大型互联网公司等中心化机制的重要堡垒。

另一种选择是比特币,它的数字属性类似于黄金等“硬通货”的属性:很难开采,代表了稀缺的、可替代的和可转让的。更妙的是,就像比特币多头喜欢指出的那样,比特币供应量即将减半,这将使比特币的流通率高于黄金。(不过,我不认为这是现在买进的理由,就其本身而言)。

为什么是比特币而不是更近期、技术上更先进的altcoin(山寨币)?

因为,与黄金作为安全避风港的地位超过白银一样,比特币拥有迄今为止最大的信徒群体,他们相信比特币有能力保护持有者的财富不受政治侵犯。正是这种共同的信念赋予了比特币强大的力量,而那些错误地认为分叉破坏了比特币的数字稀缺性的人,对这一点却知之甚少。

这就是当前“购买比特币”的理由:不管你自己的信仰如何,现在有足够多的人相信,比特币是对冲全球金融体系政治经济动荡的最佳方式。

在周一的货币市场新闻发布后,人们很容易说这种心态帮助推高了比特币的价格。但要将比特币的日常走势与现实世界的走势联系起来一直很困难。

更重要的是,比特币不像其他资产近几个月处在抛售压力下,即全球金融市场恐慌首先引发抛售,而比特币将表现出自己更好的避险属性。或许,许多在2017年的新手投机者已经离开,让市场落入了更顽固的、更相信密码的“holders”手中。

不过,如果认为从这里开始的道路是笔直向上的,那就太愚蠢了。这一观点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监管机构可能会产生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从而进入尼克卡特(Nic
Carter)所称的“全面监管”阶段。

其想法是,看到金融动荡带来的投资外流,各国政府将担心比特币会导致资本外逃,因此寻求禁止比特币,或至少对交易所实施限制,使其很难使用上下坡道。

当然,全球监管反弹并不能扼杀抵制审查的“金钱蜜獾”,从长远来看,这类情况确实为拥有它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但就目前而言,最好的预测是市场波动将持续下去。

我来作答

关于作者

748

提问

180万+

阅读量

0

回答

69850

余额

3百+

被赞

2百+

被踩